根据《科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新的荟萃分析,使用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治疗听力损失的人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降低JAMA神经学。

研究人员发现,使用这些助听器与长期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降低19%有关,并与短期内评估一般认知能力的考试成绩提高3%显著相关。
“听力损失被认为是痴呆症最大的可改变风险因素,占痴呆症病例的8%,”该研究的通讯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永卢林医学院院长Benjamin Kye Jyn Tan说今天神经学。
“然而,在我们的研究之前,尚不清楚治疗听力损失是否有可能预防痴呆症,”谭博士补充说。“经过多年的研究,痴呆症仍然无法治愈,预防是我们最好的武器。”
谭博士和他的合作者进行的荟萃分析包括随机临床试验和发表在同行评审期刊上的观察性研究,研究听力干预对听力损失患者的认知功能、认知衰退、认知障碍和痴呆的影响。
其他研究表明,助听器可以通过纠正听力损失来预防偶发性认知障碍。一些观察性研究表明,助听器可能会减轻痴呆症的发病,可能是通过减少认知负荷或解决听力损失患者的感觉剥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观察性研究都证明了使用助听器的好处,“这可能归因于在社交场合佩戴助听器的一致性不足,或者这些设备的使用时间较晚,”作者写道。
他们指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荟萃分析汇集了有关听力修复设备对认知益处的现有证据。”因为一些研究的样本量可能不足,所以汇总分析可能有助于提高统计能力。”因此,他们的研究旨在“分析认知评分和纵向数据,以确定听力恢复设备与认知障碍和偶发痴呆之间的长期联系。”
谭博士说,这项荟萃分析的优势在于进行了严格的系统搜索,并从世界各地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使得研究结果更具普遍性今天神经学。然而,“根据现有数据,我们无法确定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是否会影响使用助听器获得的潜在认知益处,”他说,并指出这是该研究的一个局限性。
尽管如此,令人鼓舞的是,在综合分析中,即使是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也受益于助听器的使用,因为他们发展为痴呆症的风险也降低了大约20%。
“这意味着开始使用助听器永远不会太迟,”他说,“早期治疗可能有助于保留大部分认知能力,特别是随着痴呆症的发展,个体可能越来越难以接受助听器。”
谭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建议临床医生考虑为每一位早期痴呆的新患者进行一次听力评估,这是一种简单、快速、无害且便宜的方法,并作为老年人常规健康检查的一部分。
他说:“所有神经科医生、老年病医生、精神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和家庭医生都应该强烈建议他们的听力损失患者使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
方法与结果
该分析包括来自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的研究(截至2021年7月23日),这些研究的重点是听力干预对听力损失患者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的影响。
本综述共筛选了3243项研究,其中31项研究(25项观察性研究和6项试验)纳入137484名受试者,其中19项研究(15项观察性研究和4项试验)纳入定量分析。
在对8项研究的荟萃分析中,共有126903名参与者,随访时间从2年到25年不等。该研究评估了助听器使用与认知能力下降之间的长期联系,并证明与未矫正听力损失的参与者相比,助听器使用者的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显著降低(HR, 0.81)。
另一项对11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使用助听器后,听力恢复与短期认知测试分数变化之间的关系显示,短期认知测试分数提高了3%(平均比为1.03)。
专家的评论
随附的社论JAMA神经学他说,荟萃分析强调了大量证据支持听力损失和认知能力下降/痴呆之间的联系。
在研究人员等待随机临床试验结果的同时,社论的作者建议“医生将听力评估视为标准痴呆症检查的一部分”。
该社论的通讯作者、医学博士、MS Justin S. Golub指出,听力损失最近被认为是痴呆症最大的潜在可改变风险因素之一。
哥伦比亚大学瓦格洛斯医学院和纽约长老会/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耳鼻喉头颈外科耳鼻科、神经学和颅底外科副教授Golub博士说,这项研究是对听力干预与预防认知/痴呆症状之间关系的最高质量评价之一。
戈卢布博士指出,荟萃分析比任何单一调查都更有力,而且所纳入的研究来自世界各地的多个地理区域。他说,这些研究还对混杂变量进行了调整。
“这个领域正处于需要随机对照试验的十字路口,”他说,并指出该研究没有包括任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只有这样的试验才能在听力损失和认知能力下降/痴呆之间建立明确的因果关系。
Golub博士指出,除了耳鼻喉科医生和听力学家之外,听力损失在很大程度上被医疗服务提供者所忽视。他说,与许多其他药物治疗不同,助听器几乎没有风险。
“这项研究有望鼓励人们使用这些奇妙的、现在更便宜的设备,”戈卢布博士说。他指出,非处方助听器已于今年秋天上市。
听力恢复技术(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应该推荐给双侧听力损失的患者,即使一只耳朵的问题比另一只耳朵严重得多,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巴罗神经学研究所耳神经学和平衡障碍主任、研究生医学教育主任、医学博士、FAAN、FANS的Terry D. Fife说。
他说:“这项研究的发现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可能提供的不仅仅是改善听力的乐趣,”他补充说,这些设备“还可能为保持认知健康提供额外的好处。”
然而,“助听器通常不在保险范围内,因为它们不被视为必要的医疗设备,被视为一种奢侈品,”法伊夫博士说,他也是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凤凰城分校的神经学教授。
法伊夫博士解释说,“两只耳朵的听觉在大脑中融合,成为一种统一的感知,这对生活质量、社会互动的参与,以及认知功能的延迟或降低都很重要。”
他补充说,双耳听力可以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在10英尺外单耳几乎听不到的声音,在40英尺外两只耳朵就能听得更清楚。双侧听力对声源方向的定位也有所改善,听觉“剥夺”减轻,在有背景噪音的情况下听力困难减轻,效果更好。
“大脑是为双耳听觉而连接的,这增强了社会互动和认知刺激,”法夫博士说。“研究表明,听力障碍与认知障碍有关,听力的改善可以避免功能性听力损失患者认知能力下降的影响。”
Fife博士指出,目前的荟萃分析存在一些局限性。“听力损失严重程度的定义和明确的教育水平是有限的,”他说,“没有足够的数据来了解听力损失的影响程度,以及那些在基线时没有认知障碍的人是否会在听力质量不提高的情况下失去听力。”
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传播科学与紊乱学教授兼临时主席、耳鼻喉科教授凯瑟琳·v·帕尔默(Catherine V. Palmer)博士说,这些已发表的论文中缺少的重点是,听力损失的治疗源于在输入电平和频率上返回可听信号。
她说,当听力学家测量助听器在用户耳朵中的输出,并根据个人测量的听力和耳道特征调整设备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些特征会影响传递到耳朵的声音量。“通过只关注‘设备’,作者暗示任何设备都会恢复可听性,但事实并非如此。”
帕尔默博士同时也是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的听力学主任,他说,“为了得出有关治疗效果的任何结论,控制扩音器的合适程度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考虑到助听器的安装和由此产生的可听性,以便实际评估对认知的治疗。仅仅知道有人有放大器是不足以解释一项研究的。”
尽管如此,帕尔默博士说,“考虑到治疗降低了长期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这些荟萃分析的发现为关注认知能力下降的患者转介听力学评估和治疗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论据。”
文章最初发表于NeurologyToday